一篮新鲜面包《鲁米:在春天走进果园》
编者按:鲁米 (Rumi),原名:贾拉鲁丁•巴尔赫(Jelaluddin Balkhi),在Sant Mat系统里被认为是一位伟大的圣人,其诗作因为源自内在而得以跨越地域、种族的局限,在全世界得到极其广泛的传播。在华人世界,鲁米的诗作也有不少翻译作品,如:《鲁米:在春天走进果园》、《鲁米Rumi诗选》、《火 : 鲁米抒情诗》、《玫瑰寓言》、《爱的喜悦 : 鲁米箴言诗精选》、《玛斯纳维全集》、《爱的火焰》、《偷走睡眠的人》、《让我们来谈谈我们的灵魂》、《万物生而有翼》等等。《鲁米:在春天走进果园》译者梁永安,资料源自网络,侵权秒删。
作者:鲁米 翻译:梁永安
一篮新鲜面包《鲁米:在春天走进果园》
(略,详见第二篇文章)
阅读参考:这首诗的标题“一篮新鲜面包”,即“你手上有一篮新鲜的面包,可你偏偏挨家挨户去要面包屑。”鲁米还用了一些意义类似的比喻:骑马找马、水里寻水、海蚌里的珍珠找寻大海等等,指出修行要往内寻找(上帝)。
在中国,对于至上存在(源头)一般称之为“道”、“空(空性)”,在波斯(伊朗)、印度、西方一般称之为“上帝”、“真主”。称谓如同一个人身上的马甲而已,不论穿什么马甲,人都是那一个。
诗的开始,鲁米就提到了关于因果,鲁米没有用种什么“因”结什么“果”这样的术语,而是引用先知穆罕默德的话说:“在这路途上,
没有比你作的工,是你更好的伴。你的行为是你最好的朋友,而如果你残忍、自私,你的行为将是 住在你墓中的毒蛇。”
而解脱轮回、究竟成就也是修行(因)的结果(果)~鲁米称之为“善工”,指出:“但告诉我,没有导师的指引 你懂得怎样作善工吗?”用道地的中国话说就是只有“明师出高徒”,与Sant Mat强调完美证悟真师的重要性如出一辙。
之后鲁米用大量的篇幅说明完美证悟真师的重要性,以及如何寻找完美证悟真师和寻找、相处时应注意的要点。因为言语直白,小编就不多饶舌了。
重点谈谈诗中,鲁米说:“不管学习任何技艺,都寻求帮助及指引。寻找慷慨的导师,一个浸淫于传统的人。”对导师特意提出了两个关键词:“慷慨的”、“浸淫于传统的”,并强调是“不管学习任何技艺”,灵性的修行不例外。
(一) 关于“慷慨的”导师,Sant Mat认为,在导师是证悟者的前提下,不是所有的证悟者带有印启弟子的职责,不是所有的证悟者有教化众生的因缘。比如一个Sant Mat行者,努力修行,在今生到达了第五灵境(萨其•坎),这样的证悟者及其罕有,普通人坐在他(她)身边就可以感受到他(她)的慈悲爱力和加持力,跟他打坐进步神速,但是,因为他(她)今生与普通大众因缘太浅,无法吸引或感召更多行人,普通人甚至无法听到他(她)的名字,没有认识他(她)的机会。
另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,证悟者只跟部分行人有因缘(善缘或恶缘),跟其他行人没有因缘(善缘或恶缘),所以导致这些“其他行人”对证悟者生不起真正的信心。所以,一个有缘的证悟者,拥有一个有缘的完美真师是多么的稀罕!
(二) 关于“浸淫于传统的”导师,Sant Mat认为,Sant Mat创世即存在。因为真正的修行是逆创世过程返回源头的过程,如果创世是“道”→“一”→“二”(二元)→“三”→万物,那么修行返回的过程就是“返闻闻自性”,修行人→“三”→“二”(二元)→“一”→“道”(究竟合一)。“道”(源头、上帝)创造万物(“一切”)的过程,也是创造一切可能性的过程,返回源头的可能性(修行方法、完美证悟真师等)也是其中之一。所以,Sant Mat认为,Sant Mat是创世即存在的,不是人为创造的,也不是人为可以改变的,没有多一点,也没有少一点。所以,只要有众生祈祷存在,那么应众生因缘而生的完美证悟真师就存在,Sant Mat就存在。
所以,一个究竟的完美证悟真师一定是“浸淫于传统的”。没有一位基于新原理的完美证悟真师,也没有一位基于新实修方法的完美证悟真师。
音流(Sant Mat)资讯整理:
https://santmat.kuaizhan.com/
音流瑜伽(Sant Mat)简介
http://m.santmat.biz/